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落實情況

一、明確目標任務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各單位要通過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全力打造“無疫”單位。“無疫”是指無新冠肺炎感染者、無新增密接者、無人員聚集、無重點人員空管漏管、無外來車輛和人員漏管失控、無衛生死角。

二、明確職責分工

各單位主要領導是履行單位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的之一責任人,各分管(分工)領導按分管領域履行分管責任,單位組成人員落實好個人責任。

三、明確標準要求

(一)防控預案到位。各單位要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及本單位工作職責,動態完善防控應急預案,并建立應急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相關應急處置措施等制度。

(二)運行機制到位。各單位要根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及屬地縣(區、管委會)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相關通告,及時啟動本單位應急運行機制,迅速完成常態和應急機制轉化,確保在應急機制下各項工作流程順利開展,形成對上聯接屬地縣(區、管委會)疫情防控指揮部,對下溝通管轄單位的上下聯動防控體系,各項防控工作運行暢通。

(三)人員配備到位。按照本單位應急機制安排,由單位主要負責人坐鎮指揮,配備齊全應急指揮人員和工作人員。同時,持續開展本單位人員健康情況排查,對人員中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接觸史、異常健康狀況等按照疫情防控風險等級相關對應措施落實防控要求,出現異常情況,要之一時間與本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做好對接,及時妥善處置風險隱患。

(四)物資儲備到位。按照本單位所屬的行業部門職責,對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內容,做好防疫物資儲備及后勤保障,對于生活物資,要專門建立保障機制,保證單位正常運轉。

(五)分區分類防控到位。各單位要根據所屬社區的風險防范等級,按照相關技術指南,明確防控標準,其中封控區落實“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等防控措施,管控區落實“人不出區、嚴禁聚集”等防控措施,防范區落實“強化單位面上管控、嚴格限制單位人員聚集”等防控措施,積極對接和配合所在社區防控工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因違法實施行政管理或者預防、控制措施,侵犯單位和個人合法權益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訴訟。

公司疫情防控應急預案【通用5篇】

當前,抗擊疫情正處于關鍵時期,在這場阻擊戰中,每個人都是都不孤島,此時大家更應該凝心聚力,帶著信念與勇氣,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 公司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供大家閱讀參考。

公司疫情防控應急預案1

為了提高我局預防和控制突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全局干部職工和所轄企業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工作、生產經營秩序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________工作實際,就目前疫情防控情況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應急處置原則:

本著對黨絕對忠誠、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 報告 、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現病例苗頭,快速反應,若一旦確診,按照“集中病例、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原則,將確診病例就地集中、就近安排在我市定點醫院(________人民醫院)就醫,然后迅速查詢該疑似人員的接觸人員,并對其進行有效隔離和就醫;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二、應急處置 措施

(一)立即請示報告。發現可疑癥狀人員后,其單位(企業)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之一時間向________疾控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衛健局應急辦(____________________)報告。

(二)馬上封閉消毒。馬上隔離其工作崗位和宿舍,并根據醫學觀察情況進一步封閉其所在的辦公室、車間等辦公單元以及員工住宿樓等生活場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同時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對其活動場所及使用物品進行消毒。

(三)防止疫情播散。要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防控策略,加強病例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所有人員要配合有關方面做好密切接觸者防控措施。根據疫情嚴重程度,暫時關閉工作場所,待疫情得到控制后再恢復生產。

(四)正確引導輿論。科學對待疫情,不歧視可疑癥狀人員與密切接觸者,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五)注重心理輔導。密切關注人員心理健康,一旦發現苗頭問題,及時安排企業醫務人員或專業心理干預專家開展心理健康干預和輔導,消除和減少疫情帶來的感染恐慌和心理傷害,避免極端事件發生。

三、做好聯防聯控

(一)日常的疫情防控。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安排部署局疫情防控工作,并履行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協助市相關部門做好應急藥品、醫療設備和器械、衛生防護用品等物資儲備,協調有關單位保障應急無線電通信暢通。企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做好本企業日常的疫情防控工作。

(二)突發疫情事件的防控。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按照常寧市防控指揮部要求作出相應處理。及時、正確回應社會關切,加強輿情引導,嚴禁謠言傳播。企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配合相關防疫部門防止疫情播散。

(三)區域管理的全面防控。開展單位(企業)內部的____暴露史、____人員接觸史、從外地返常復工人員清查摸排,實行區域管理不留死角以及疫情防控工作每天一報管理,上班時間由單位(企業)負責管控,下班時間由現住址所在的社區負責管控。

(四)防控疫情、人人有責。黨員、干部發揮帶頭作用,管好家人、親屬,積極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帶動街坊鄰居自覺遵守規定。

公司疫情防控應急預案2

為科學、規范、及時、有序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傳播和蔓延擴散,確保單位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按照中央、市委市 *** 和省國資委有關要求,根據疫情形勢和進展情況,并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防控原則

按照統一領導、及時反應、協調一致、規范措施的指導原則,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范疫情傳播,保障防控成效,維護正常工作生活秩序。防控工作在單位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進行。

二、防控措施

(一)人員防控

人員檢測防控范圍為單位員工。

之一類情況:目前在湖北人員。目前已在湖北地區尚未返回天津的人員須經領導小組同意后方可返回,未經同意不得擅自返回。(備注:本單位目前沒有此類人員)

第二類情況:有密切接觸人員。與疑似或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過近距離接觸人員;

與從湖北地區、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返回人員有密切接觸(包含本人是返回人員,子女在湖北地區上學、上班返回人員)的人員。

1、與自確定為疑似或確診病例前十四日有過近距離接觸的人員,應立即上報保障工作組,由保障工作組統一登記匯總在冊。

2、密切接觸人員應立即上報保障工作組,由保障工作組統一登記匯總在冊。

由防控工作組負責通知匯總在冊人員居家隔離,并對居家隔離情況進行密切監控,每天二次收集體溫和身體狀況等信息并向領導小組報告情況。一旦出現身體狀況異常,經領導小組批準后及時報告當地衛生疫情防控部門。解除居家隔離時間為自最近一次與疑似或確診病例有過近距離密切接觸之日起后十四天內無異常。

第三類情況:其他人員。公司其他員工,在 *** 部門宣布疫情解除前,堅持每天測量體溫一次,及時通過微信群上報。一旦出現發熱或者干咳、氣促、肌肉酸痛無力等疑似癥狀,應該立即向防控工作組報告,經領導小組批準后及時報告當地衛生疫情防控部門。如被確定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保障工作組重新排查上述第二類情況人員。

(二)場所防控

對二樓會議室、走道等公共區域和出現病例樓層的所有辦公室進行定期消毒,必要時尋求屬地防疫部門技術支持。

門衛人員負責對進入騰達建筑人員的體溫測量工作,體溫異常人員一律不得進入;

進入騰達建筑人員一律要求佩戴口罩;

加強保安、保潔等工作人員的防疫 教育 和管理。

疫情期間,非經單位領導小組批準,各單位、部門不得接待商務活動或組織聚集性活動,充分使用 *** 交流工具。

三、信息宣傳

疫情期間隨時關注市 *** 衛生行政部門定期公布本行政區域的疫情信息, *** 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宣布解除緊急措施后,本預案停止執行。

宣傳組通過多種媒體 渠道 ,強化宣傳防護知識及防控措施,按照規范進行落實。單位系統人員應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對于隔離員工要給予必要的人文關懷,做到“隔離不隔心”。

四、綜合協調

(一)做好所在單位生產經營工作的必要物資儲備。

(二)做好員工在疫情期間的必要醫療防護物資儲備。

(三)由保障工作組進行具體的物資統籌協調管理。

五、預案保障

1、在單位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的4個工作小組根據職責分工工作。

2、一旦發現疫情或與疫情有關的信息,所有員工必須如實及時向單位領導小組反映情況,如有故意隱瞞信息的將進行嚴肅處理。

保障工作組組長:

*** :

專員:邵愛民

防控工作組組長:

*** :

專員:郭寶春

綜合工作組組長:

*** :

專員:

李桂森

公司疫情防控應急預案3

為貫徹落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確切有效控制傳染病,保障職工和公眾的身體健康,履行社會責任,根據 *** 相關防控要求,結合實際情況,特制定防疫工作方案,具體如下:

建立健康管理臺賬

使用山東“健康碼”對工作人員和游客進行健康確認。根據我市疫情防控要求,旅行社組織市內旅游團隊出行前,團隊工作人員和游客均需進行山東“健康碼”狀態確認和登記,做好健康管理臺賬。游客報團、出團當日山東“健康碼”狀態均應為“綠色狀態(未見異常)”,司機、導游出團當日狀態應為“綠色狀態(未見異常)”。去過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必須持有近日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全程體溫監測管理

旅游團隊出發前,導游應對全體人員(包括司機和游客)進行體溫測量,并自測體溫向游客展示結果。體溫正常者可登車參加旅 *** 程。體溫異常者不得參加旅 *** 程,并按照疫情管控方案處理。

乘車期間健康管理

車內所有人員需按照《交通運輸部關于分區分級科學做好客運場站和交通運輸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旅游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進行防護,嚴格控制乘坐人員健康管理,并保持車內通風,引導游客有序乘坐。

游覽期間健康管理

旅行社應強化疫情防控知識和文明旅游宣傳引導,嚴格遵守各景區景點防疫要求。保證游客在乘車和游覽過程中做到佩戴口罩,參觀景區景點時按照有關疫情管理規定做好防護工作。

用餐期間健康管理

旅行社在組織游客用餐時,應選擇有資質并符合防疫要求的餐飲企業,按照旅游目的地疫情防控有關規定做好有關防護工作。

住宿期間健康管理

旅行社在組織游客入住酒店時,應選擇有資質并符合防疫要求的酒店入住,并按照旅游目的地酒店防疫指南做好防護工作。

突 *** 況的應急處理

在組團出游時,如發現游客出現發熱、呼吸道癥狀后,應立即遵循疫情防控規定和旅行社應急預案,暫停旅 *** 程,妥善安排游客就醫并及時向歸屬地疾控和文旅部門報告。

公司疫情防控應急預案4

一、加強疫情防控組織領導

1、成立疫情防控機構。企業主要負責人是疫情防控之一責任人,要成立疫情防控組織機構,建立內部疫情防控體系,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確疫情防控應急措施和處置流程。

2、落實疫情防控責任。企業要將防控責任落實到部門、班組、崗位和個人,做好疫情防控、物資儲備、生活保障、治安保衛等工作。配備專人負責體溫檢測、通風消毒、個人防護用品發放、宣傳教育等工作,指定專人負責本單位疫情防控情況的收集和報送工作。

二、加強員工管理和健康監測

3、有序組織員工返崗。提前調度掌握返崗員工健康情況,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員工,合理組織分批次返崗。對返崗員工能夠集中運送的,鼓勵采取專車或包車等方式運送并做好防護。

4、嚴格返崗員工管理。建立員工健康臺賬,按照當地要求進行報備和分區分類進行健康管理。設立可疑癥狀報告 *** ,員工出現可疑癥狀時,要及時向本單位如實報告。

5、做好日常體溫檢測。每天在員工上下班時進行體溫檢測,并做好記錄。指定專人每天匯總員工健康狀況,向當地疾控部門報告,發現異常情況要立即報告并采取相應防控措施。

三、工作場所疫情防控和管理

(一)礦山企業。

6、廠區出入口登記與管理。對進出廠區的員工進行體溫檢測,發現體溫異常人員立即將其轉移至臨時隔離區域,并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置。加強外來人員登記與管理,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外來人員進入;確需進入廠區的,需詢問單位、健康狀況、接觸疫情發生地區人員等情況,體溫檢測符合要求并佩戴口罩,方可入廠。

7、井工礦防控管理。按照采礦、掘進等不同工序作業特點,采取錯時上下班制,合理分流,有效避免人員集中出入井。

分時段、分批次乘坐罐籠、人車、架空乘人裝置(猴車)和無軌膠輪車等運輸工具,罐籠、人車和無軌膠輪車設定乘坐人數上限并分散乘坐,架空乘人裝置(猴車)加大間距。

縮短班前會時間,會議室保證通風良好,參會人員必須佩戴口罩,增大座位間隔。

采礦過程中如打眼、支護、瓦斯抽采等作業應當避免人員聚集,工作面回風側應當盡量減少作業人員數量和工作時間。

合理組織安排班中餐,確保分時段、分區域、分批次就餐。

在安全允許的條件下,使用有效的消毒劑(禁止使用酒精)每天定時對主要通風機、局部通風機、巷道路面、硐室和運輸工具進行消毒處理。

井下作業前應當對頻繁接觸的設備設施和勞動工具等進行消毒。出井口設置洗手池,配備必要的洗消用品。人員出井交還的礦燈、自救器、人員定位卡等應當消毒后再歸還。

更衣洗澡分時段、分批次進行,應當使用淋浴,洗澡時增加與其他人距離,洗澡更衣后盡快離開。

8、露天礦防控管理。穿孔、裝載、運輸作業優先使用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帶空調駕駛室的設備,司機換崗時應當對駕駛室進行消毒處理。車輛進出時,門衛室值班員和司機應當避免不必要的接觸。

9、其他礦山開采防控管理。針對有多人操作的設備,應當定時對操作按鈕、把手等人員接觸頻次高的物體或部件表面進行消毒,允許佩戴手套操作的崗位,員工盡量佩戴手套進行操作。

(二)制造業以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企業。

0、廠區出入口登記與管理。對進出廠區的員工進行體溫檢測,發現體溫異常人員立即將其轉移至臨時隔離區域,并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置。加強外來人員登記與管理,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外來人員進入;確需進入廠區的,需詢問單位、健康狀況、接觸疫情發生地區人員等情況,體溫檢測符合要求并佩戴口罩,方可入廠。

1、工作場所清潔和消毒。保持工作環境整潔衛生,定期消毒。做好工作場所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應當對操作按鈕、把手等人員接觸頻次高的物體或部件表面定時消毒。操作崗位允許佩戴手套的,員工盡量佩戴手套進行操作。

2、工作場所通風換氣。工作場所應當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在工藝允許的情況下首選自然通風,在自然通風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輔以機械通風。采用機械通風的廠房,應當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人均新風量應當≥30m3/h。使用中央空調通風時,要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南》對空調系統進行管理,定期對空調系統進行清洗,對空調回風口過濾網進行消毒。采用全新風模式時關閉回風系統。

(三)建筑施工企業。

3、實施封閉式管理。對建筑施工項目嚴格實施全封閉式管理,實行進出場登記和體溫檢測,24小時設崗。生活區遠離工地的工程項目,鼓勵專車接送員工。

4、減少人員聚集。控制活動單元人數,分散開展班前教育、技術交底等活動。優化工序銜接,控制施工現場不同作業隊伍人員流動,減少人員聚集。

5、優化施工工藝。應當采用先進工藝技術,實現“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施工設備、試驗器具等應當由專人使用,原則上“一人一機”,輪流使用的,要做好消毒處理。

四、公共區域疫情防控和管理

6、會議管理。控制會議頻次和規模,盡量縮短會議時間。提倡采用視頻、 *** 等線上會議。必須集中召開的會議,參會人員需做好個人防護。

7、就餐管理。員工食堂應當設置洗手設施和配備消毒用品,供就餐人員洗手消毒。做好炊具餐具消毒工作,不具備消毒條件的要使用一次性餐具,采取分餐、錯峰用餐等措施,減少人員聚集,用餐時避免面對面就坐,不與他人交談。

8、宿舍管理。員工宿舍應當嚴控入住人數,設置可開啟窗戶,定時通風,對通風不暢的宿舍應當安裝排風扇等機械通風設備。盥洗室配設洗手池和消毒用品,定時清潔。

9、清潔消毒。安排專人對辦公區域、會議場所、生活設施及其他人員活動場所和相關物品定時消毒,電梯按鈕、門把手等頻繁接觸部位應當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0、做好醫務服務。設立醫務室的企業要調配必要的藥物和防護物資,配合疾控部門規范開展隔離觀察和追蹤管理。未設立醫務室的企業要與就近醫療機構建立聯系,確保員工及時得到救治或醫療服務。關心關愛員工心理健康,及時疏解員工心理壓力。

1、垃圾收集處理。在公共區域設置口罩專用回收箱,加強垃圾箱清潔,定期進行消毒處理。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并清運。

五、指導員工做好個人防護

2、強化宣傳教育。企業應當對員工進行疫情防控教育,讓員工掌握正確佩戴口罩、清潔消毒等防護知識,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在廠區和生活區顯著位置張貼衛生防疫宣傳海報掛圖等宣傳品。

3、加強個人防護。員工在進入廠區或施工現場后應當全程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接觸粉塵的工作場所應當優先選用KN95/N95及以上可更換濾棉式半面罩、全面罩,定期消毒,更換濾芯,使用過程中應當有效防止因噴霧、水幕、濕式作業淋濕濾芯而降低防護性能。接觸化學毒物的勞動者,除配備與職業病危害因素相適應的防毒面具(含濾毒盒)外,還應當根據工作場所人員情況,選配具有防顆粒功能的濾棉。在宿舍、食堂、澡堂、地面值班室、辦公室、休息室等區域可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

4、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加強手部衛生,尤其是在佩戴和摘除口罩/面具、更換濾棉后,應當及時洗手。現場沒有洗手設施時,可使用免洗消毒用品進行消毒。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紙巾、手絹、衣袖等遮擋,倡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規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

5、加強班后活動管理。休息期間,員工要減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不得聚集聊天、打牌等,降低聚集感染風險。

六、做好異常情況處置與報告

6、設立隔離觀察區域。當員工出現可疑癥狀時,應當及時到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并報告當地疾控部門,按照相關規范要求及時安排員工就近就醫。

7、封閉相關區域并進行消毒。發現可疑癥狀員工后,立即隔離其工作崗位和宿舍,并根據醫學觀察情況進一步封閉其所在工作場所以及員工宿舍等生活場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同時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對其活動場所及使用物品進行消毒。配合有關方面做好密切接觸者防控措施。

8、做好發現病例后的應對處置。企業一旦發現病例,要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防控措施,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疫點消毒等工作。根據疫情嚴重程度,暫時關閉工作場所,待疫情得到控制后再恢復生產。

公司疫情防控應急預案5

鑒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嚴重,為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防止復工后出現疫情并擴散蔓延,根據《____________》要求,結合本公司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疫情防范小組

成立公司疫情防范小組,由______任組長,________副組長,防范小組下設日常管控組、消毒組、宣傳教育組、防護用品籌備組等

日常管控組——負責人:______、______

主要職責:

1、負責復工前員工的排查,掌握員工 春節 期間居住地、是否來往湖北或與感染患者有接觸史等情況。

2、負責外來人員體溫檢測、檢查口罩佩戴等情況。

3、負責發放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

4、每日向主管部門報告員工數量變化和健康情況。

消毒組——負責人:______、______

主要職責:

1、負責每日門廳、樓道、衛生間、辦公室等場所的消毒。

2、每日公司員工體溫檢測、檢查口罩佩戴等情況

宣傳教育組——負責人:______

主要職責:向員工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增強防范意識。

防護用品籌備組——負責人:______

主要職責:主要負責采購口罩、消毒液、酒精、體溫槍或體溫計等疫情防控物資。

二、復工前準備工作

1、備齊備好口罩、體溫測量儀、消毒液、酒精等疫情防控必需品;

2、摸排企業員工情況,完善職工花名冊等臺賬資料,各行管部負責人上報本單位員工花名冊、員工身體狀況、近期動向等;

3、對辦公樓及廠區生活、生產、辦公區域全方位嚴格消毒;

4、督促員工遵守疫情防控有關規定,自覺佩戴口罩,注意搞好自身清潔衛生。

3、復工復產后工作要求

1、復工復工、復產后,落實好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各項措施;

2、每日對員工身體狀況進行匯總統計并做好記錄,如發現員工有發熱或其他不適癥狀讓其就醫并進行自我隔離;

3、每天上班前及下班后對辦公區域及公共區域進行噴霧消毒;

4、口罩等疫情防控必需品要發放和穿戴到位,確保生產秩序平穩有序(各行管部工作人員,在下班時統一發放次日上班所需防護用品,并做好記錄);

5、食堂內餐具:不銹鋼碗、盤、筷子,每日早中晚,對清洗后餐具進行高溫消毒(100℃消毒20分鐘),未消毒的餐具禁止使用。

6、采用分餐進食,分時段進食,避免人員密集,用餐期間不得面對面就餐,嚴禁邊就餐邊聊天。

7、如無特殊情況,公司內的大規模會議、聚餐、來訪、培訓全部取消,盡量采用視頻會議等進行溝通;

8、全員佩戴醫用口罩或者N95口罩,辦公時也不可摘下口罩;勤洗手;

9、辦公場所不開空調,辦公區每日上午、中午、下午進行定時開窗通風,每次20-30分鐘;

10、疫情期間停止不必要的出差活動,使用 *** 、微信等辦理;

四、突發事件應急處理

若工作期間員工突然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由部門負責人立即組織其他人員撤離現場,同時報告公司領導。公司領導確認情況后向主管部門或社區居委會報告,情況嚴重的撥打120或采取防護措施后送市人民醫院。隨后對辦公區域進行一次徹底消毒,要求接觸人員實行14天居家隔離。

若員工下班后在家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則應立即報告公司請假,然后自行去市人民醫院檢查,經市人民醫院檢查確認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后再恢復上班。

公司疫情防控應急預案【通用5篇】相關 文章 :

★ 公司關于復工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5篇

★ 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5篇

★ 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模板5篇

★ 公司疫情防控應急預案7篇

★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精選5篇

★ 疫情防控應急管理方案通用5篇

★ 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及工作措施5篇

★ 關于公司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 2022疫情防控公司應急預案通用模板

★ 2022年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

疫情防控期間,成都不動產登記可網上辦、預約辦

2月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由于規劃和自然資源服務大廳辦事群眾來源廣泛、流動性強,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測繪資質單位疫情防控工作的肺炎疫情防疫重點場所。為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感染,在疫情防控期間,辦理政務服務事項以網上辦、預約辦為主,部分服務將延后辦理。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辦理五城區及高新區不動產登記事項

1.網上答疑。辦事群眾對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有疑問需要咨詢的,可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 ()、“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進入“熱點問題”“科長來測繪資質單位疫情防控工作了”版塊,備有相關問題100問、15期“科長來了”視頻。如還有疑問,請拔打咨詢 *** :028-62370760、86245281。

2.網上預約。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均可網上預約,請申請人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預約辦理”版塊,選取“預約辦理”登記事項和填寫預約信息后,即可提交變更登記、離婚分得、抵押權、補(換)證等80項預約申請。

3.網上預審。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網上預審”版塊,選擇網上預審的登記事項。申請人根據頁面提示完成房源選擇、信息錄入及資料上傳等操作后,即可提交變更登記、離婚分得、抵押權、補(換)證等83項預審申請。

4.網上辦理房地數據關聯。辦理房地數據關聯業務,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房地數據關聯”版塊,填寫信息完成房地數據關聯查詢,或填寫信息、上傳資料,點擊“提交”后,即可完成房地數據關聯申請。經審核通過后,系統將審核信息發送至申請人手機。

5.網上支付不動產登記費。辦理不動產登記費繳納業務,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 ()、“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網上繳費”版塊,既可使用微信或支付寶完成繳納不動產登記費。

6.網上開具不動產登記費電子票據。獲取不動產登記費票據,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 ()、“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電子票據”版塊,輸入業務信息進行查詢,勾選查詢到的票據進行下載。

7.網上發放不動產登記電子證明。申請領取不動產登記電子證明業務,受理時選擇領取電子證明并在收到完成登簿通知后,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 ()或 “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通過在線人臉識別完成身份認證后,自助下載和核驗不動產登記電子證明。

8.網上查詢不動產登記信息。辦理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業務,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進入“網上查檔”版塊,經在線實名認證后符合查詢條件的,可以查看或下載五城區及高新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

9.網上審核“多測合一”成果。辦理“多測合一”成果審核業務,請訪問“成都市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管理信息系統”(),完成規范性審核后,將通過系統和短信方式一次性同步告知審核結果。

10.網上查詢業務件辦理進度。查詢已申請的業務件辦理進度,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 ()、“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進度查詢”模塊,輸入受理號或業務號、權利人姓名和驗證碼后,點擊“查詢”按鈕,便可查詢申請業務的辦理進度。

11.網上下載不動產登記資料。獲取相關不動產登記資料,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 ()、“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資料下載”模塊,可根據需要下載或打印《不動產登記申請書》《不動產信息查詢授權委托書》《不動產權屬來源證明》等19種電子資料。

12.網上辦理抵押以及預告登記。簽約4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可通過SPCS銀政通(四川支付結算綜合服務系統)或直聯模式,實現抵押登記線上查詢、預約預審和直辦抵押注銷、預告預抵押登記的“不見面審批”。

13.網上辦理查封登記。疫情防控期間,成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通過“點對點” *** 執行查控機制,辦理市、區兩級人民法院查封登記。

1.為減少人員集聚,將申請現場辦理批量件業務的時間調整至疫情防控期后,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2.疫情防控期間,涉及雙方等多人申請事項,盡量委托辦理。無需緊急辦理事項,盡量不到服務大廳現場辦理。

1.實行不動產權證書免費郵寄。涉及需要領取不動產權證書的業務,全部由成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免費郵寄至申請人填寫的收件地址。

2.實行不動產登記電子證明。涉及抵押權登記、地役權登記、預告登記、異議登記需領取不動產登記證明的業務,請申請人在受理時選擇領取電子證明,在業務辦結后通過“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自行下載電子證明。

成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已在匯泉北路323號城東辦證點、建設北路一段66號辦證點設置24小時自助服務區,配有自助服務終端,提供自助查詢、自助繳費、自助打印(證書、證明)等自助服務,倡導辦事群眾優先選擇自助設備“自助辦”。

對涉及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相關事項實行預約辦理,在城東辦證點(匯泉北路323號)開通綠色通道(第二層第28號、第29號窗口),提供快速優質安全服務。

成都市五城區及高新區范圍內的后子門、城東、城南辦證點自2020年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服務時間為上午9:00至下午17:00。2月3日至2月9日,浣花北路和建設北路辦證點暫停服務,2月10日起正常上班。

1.疫情防控期間,凡是進入后子門、城東、城南大廳的辦事群眾和工作人員,均須配合體溫測量、佩戴口罩等檢查,體溫異常、未佩戴口罩人員一律不進入大廳。

2.城東辦證點每天進行清潔消毒通風,僅開放位于匯泉北路323號一側大門測繪資質單位疫情防控工作;為防止疫情傳播,服務大廳不開中央空調,工作人員可不統一著裝。

3.疫情防控期結束后,不動產登記網上辦理事項、頒證方式繼續有效。

二、辦理行政審批事項

疫情防控期間,我局行政審批事項對外服務窗口(青羊區草市街2號)按照市 *** 政務服務中心統一要求開展防控工作。凡進入政務服務大廳的辦事群眾和工作人員,均需采用指定通道進出,服從工作人員臨檢篩查,配合體溫測量、佩戴口罩等檢查。體溫異常、未佩戴口罩人員一律不進入大廳。

為盡量減少人員往返大廳,以“四川政務服務網”()“天府通辦APP”為平臺,推行網上預約、網上申請、網上交件等不見面審批模式。涉及網上審批業務按市 *** 政務服務中心現行網上報件流程、規定統一受理和辦理。如還有疑問,可拔打咨詢 *** :028-86512745。無需緊急辦理事項,建議延后至疫情防控結束后再行申請辦理。

對涉及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相關事項實行預約辦理,在市 *** 政務服務中心五樓規劃和自然資源窗口,提供快速優質安全服務。

自2020年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服務時間為上午9:00至下午17:00。每周六繼續提供延時服務,但應提前網上預約。

三、“多測合一”管理工作

按照《關于印發成都市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成自然資規〔2019〕4號)要求,成都市域范圍內“多測合一”成果提交全流程實行網上不見面辦理。建設單位通過登錄“成都市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管理信息系統”()提交“多測合一”成果,無需提交紙質報告。規范性審核和具體審核結果將通過短信方式一次性告知,審核通過后,“多測合一”成果將自動共享至“成都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承擔規范性審核的部門不得對建設單位和測繪單位提出提交紙質原件查驗的要求。

測繪單位申請入駐成都市工程建設項目網上中介服務大廳從事“多測合一”事項的,在網上中介服務大廳注冊后,通過“多測合一”管理信息系統提交申請材料掃描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于2個工作日內返回注冊信息確認意見。測繪單位通過注冊信息確認后即認定入駐成功,可依法開展“多測合一”業務。應通過成都市不動產登記服務大廳窗口提交的紙質原件查驗材料,延期至2月10日起提交。

為阻斷疫情傳播,到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政務服務窗口辦理申請基礎控制點業務的測繪單位,辦理時請按照成都市政務服務管理和 *** 理政辦發布的公告要求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疫情防控期間,對于“多測合一”施測所需的基礎控制點服務,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優先推行免費提供CORS賬號方式,原則上不提供紙質控制點,測繪單位將在申請通過后的2個工作日內收到開通CORS賬號的通知。應向控制點成果保管單位提交的有關紙質申請材料,可先將蓋章掃描件發送至郵箱3225744701@qq.com(聯系 *** 028-83226858),紙質原件材料延期至2月10日起提交。

“多測合一”聯系 *** :028-61884045,61884042傳真:028-61884042。

四、辦理城建檔案查詢利用有關事項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1號)精神,成都市城市建設檔案館自2020年2月3日到2月9號原則上不對外服務。確需辦理業務的實行 *** 預約服務,從2月10日起正式對外服務。

為確保群眾辦事需求,成都市城市建設檔案館從2020年2月10日起到疫情防控期結束以預約辦理為主。辦理群眾可通過服務 *** 預約辦理城建檔案查閱利用、城建檔案接收事項。

為阻斷疫情傳播,確需到成都市城市建設檔案館辦理業務的辦事企業和群眾,請配合做好體溫檢測,體溫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服務區域,在服務區域內請自覺全程佩戴口罩,發現未佩戴口罩者將勸離服務區域,如發現不良反應或出現不良反應時,請之一時間與成都市疾控中心19180633503、19180633506、19180633505的24小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咨詢 *** 聯系,也可與現場工作人員聯系,尋求幫助。

城建檔案查閱利用預約服務 *** :028-85988381;城建檔案接收預約服務 *** :028-85988392、83181201。

五、辦理國土資源檔案查詢利用有關事項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1號)精神,成都市國土資源檔案館自2020年2月3日到2月9號原則上不對外服務。確需辦理業務的實行 *** 預約服務,從2月10日起正式對外服務。

為確保群眾辦事需求,成都市國土資源檔案館從2020年2月10日起到疫情防控期結束以預約辦理為主。辦理群眾可通過服務 *** 預約辦理檔案查閱利用事項。

為阻斷疫情傳播,確需到成都市國土資源檔案館辦理業務的辦事企業和群眾,請配合做好體溫檢測,體溫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服務區域,在服務區域內請自覺全程佩戴口罩,發現未佩戴口罩者將勸離服務區域,如發現不良反應或出現不良反應時,請之一時間與成都市疾控中心19180633503、19180633506、19180633505的24小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咨詢 *** 聯系,也可與現場工作人員聯系,尋求幫助。

國土資源檔案館查閱利用預約服務 *** :028-87051144(傳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系統內部因工作需要查詢利用檔案可通過國土資源檔案館遠程查詢利用系統照常進行(服務 *** :87051144 、87058961)。

據悉,公告有效期至疫情防控期結束日。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彭驚

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市場管理規定

之一條 為了規范測繪地理信息市場活動,加強市場監管,優化營商環境,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促進地理信息產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發包與承攬測繪地理信息項目、提供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利用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等市場活動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規定。第三條 從事測繪地理信息市場活動,應當遵守測繪地理信息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履行數據安全保護義務,保守國家秘密,尊重知識產權,遵循誠實守信、公平競爭、承擔社會責任的原則。第四條 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地理信息市場的統一監督管理。

網信、保密、發展改革、民政、財政、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大數據管理、市場監管、人民防空、知識產權、國家安全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與測繪地理信息市場管理有關的工作。第五條 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測繪資質證書超過有效期的,不得從事相關測繪活動。

由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實施的測繪資質許可事項,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委托設區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實施,并加強指導和監督。第六條 測繪地理信息單位設立的分支機構應當在測繪地理信息單位測繪資質等級許可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并接受分支機構所在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

分支機構工作人員異地申請測繪作業證的,所在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提供便利。第七條 測繪地理信息項目應當依法通過招標方式實施或者自行實施。其中,使用財政資金的項目,應當按照 *** 采購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等不適宜公開招標的測繪地理信息項目,不得公開招標;涉及搶險救災、疫情防控等特殊情況,不適宜進行招標的測繪地理信息項目,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不進行招標。第八條 使用財政資金的測繪地理信息項目和涉及測繪地理信息業務內容的其他使用財政資金的項目,有關部門在批準立項前應當按照規定書面征求同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意見。對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已有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可供利用、不需要進行重復測繪的,不得重復測繪。第九條 使用財政資金的工程建設項目在規劃、用地、施工、驗收、不動產登記等階段涉及多項測繪業務的,應當以一次委托、聯合測繪、成果共享的多測合一方式實施,共享互認測繪成果,避免重復測繪。

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人民防空等有關部門應當統一工程建設項目涉及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要求和規則,建立健全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共享互認機制。第十條 測繪地理信息項目評標由招標人依法組建的評標委員會負責。評標委員會成員中測繪工程專家應當不少于三分之一。第十一條 招標人不得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通過設置與測繪地理信息項目無關或者不合理的投標條件限制、排斥測繪地理信息單位參與招標投標或者 *** 采購。

兩個以上測繪地理信息單位可以組成一個聯合體進行投標。第十二條 確定測繪地理信息項目承發包價格,國家有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執行;沒有規定的,在保證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的前提下,按照市場原則自主定價。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協會可以為會員提供測繪地理信息市場價格咨詢服務,發布咨詢信息。第十三條 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測繪地理信息項目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示范文本應當包括相關質量技術要求、價款、項目完成期限、保密管理、知識產權保護、違約責任等條款。

招標投標或者 *** 采購的測繪地理信息項目的承包單位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備案。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為備案提供線上不見面辦理便利化服務。涉及國家秘密的,依照保密法律、法規等規定辦理。第十四條 測繪地理信息項目的主體工作和技術設計、質量控制等關鍵性工作不得分包。

水利、交通等綜合性工程或者信息系統項目中有關測繪地理信息業務應當由具有相應測繪資質的測繪地理信息單位承擔。需要分包的,應當征得發包單位同意。

測繪地理信息監理項目、以多測合一方式實施的測繪地理信息項目禁止分包。

業務部門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業務部門疫情防控應急預案1

根據《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關于印發廣東省各類風險點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要點的通知》(粵衛疾控函〔20XX〕1號)文件要求,全市各級文化場館、鎮(街)文化站及村(居)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對外開放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嚴格認真處理好常態化下疫情防控和對外開放服務的關系,防止常態化下疫情反彈,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做好防控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建立疫情防控機制

(一)全市各級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及鎮(街道)文化站及村(居)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對外開放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和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明確各級負責人的疫情防控工作職責和內部責任機制,建立疫情防控管理體系。

(二)繼續采取實名預約進館的方式,實施適度有序開放,避免人員聚集,落實疫情追溯要求,更大限度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二、文化場館管控要求

(一)做好清潔消毒。對公共區域、辦公區域和桌椅、電子觸摸屏、服裝器具等公眾容易接觸的設備設施進行定時消毒,并做好記錄。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合理設置“已消毒”公示牌。

(二)配備防護物資。配備消毒劑、醫用口罩、一次性手套、非接觸式體溫測量工具等防護物資,加強洗手間的日常維護,有條件的可配備消毒設備,為公眾和員工提供防護保障。

(三)確保有效通風換氣。首選自然通風,如使用集中空調,開啟前檢查設備是否正常,新風口和排風口是否保持一定距離;運行過程中以更大新風量運行,定期對送風口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潔、消毒或更換。

(四)加強防疫宣傳。各場館通過設置提示牌提示、LED顯示屏播放、網站宣傳等多種方式,使公眾和員工充分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治知識、支持配合防控工作。

(五)做好應急處置預案。各場館要加強與屬地衛生健康部門的聯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明確疫情防控應急措施和處置流程。場館內設立應急處置區域,有條件的單位應設立臨時隔離點或醫療救助點。

(六)做好員工健康管理。落實員工健康動態監測制度,員工進入場館一律佩戴口罩,自覺接受體溫檢測,出現發熱、呼吸道癥狀時,要及時報告。

(七)有序分步開放。各場館要根據疫情防控實際,分區域分項目逐步恢復開放。對不符合開放條件的場館以及容易形成人員聚集和密切接觸的項目,應暫不開放。

(八)及時發布開放事項。做好恢復開放公告公示工作,明確開放時間、預約方式、服務項目、入場須知等有關內容,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向公眾發布。

(九)加強人員進出管理。科學設置進出場館通道,安排專人嚴格管理,落實預約登記、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包括查驗行程軌跡)、實名登記等制度。對不配合或干擾防疫工作的,禁止進入場館。

(十)采取人員限流措施。各場館可結合防控工作需要,對入場公眾數量進行總量控制和動態調控。提前規劃開放范圍,優先開放室外和人員分散區域。安排專人疏導、分流到館(站)的群眾,避免形成人群聚集。

(十一)應急處置。所在區域發生疫情后,要嚴格控制或暫停相關場館開放;出現病例的場館須立即暫停開放、封閉管理并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等處置措施。

三、文化活動管控要求

(一)繼續采取分時段實名預約進方式開展服務,按照國家、省、市關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科學評估場地內可容納的更大人流量,實施適度有序開放,更大限度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二)做好參加活動人員的身份登記和驗證工作。落實疫情追溯要求服務對象在各活動場所入口經驗證預約號及“健康碼”(包括查驗行程軌跡)后方可進入活動場內。沒有預約及驗證“健康碼”,不得進入。

(三)做好參加活動人員體溫檢測工作。落實對服務對象的體溫檢測等措施,要求參加活動人員全程佩戴口罩。對體溫異常(體溫超過37.3℃)或有明顯呼吸道癥狀的,應拒絕其進入活動場所,按防控指引進行處置。

(四)嚴格控制室內外活動的參加人數。活動人數超50人的,要制定并報備疫情防控方案。講座、展覽及封閉空間等的服務及活動應當嚴格控制參加人數承載量75%的'規定,科學疏導人流,減少人員聚集。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參加人員原則上控制在舉辦場所更大容納人數的50%以內,引導人員有序進出。

(五)鼓勵和推廣線上公共文化服務和線上文化活動。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和博物館等應通過各館的數字化平臺開展提供線上公共文化服務。

四、應急處置要求

(一)建立健全溝通機制

各文化場館應當建立疫情應急溝通機制,了解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疾控機構、就近定點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聯系方式,并確保全體員工知曉;暢通疫情上報通道,發現疫情應當及時向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文化和旅 *** 政部門報告。

(二)做好發現疫情時的應對處置

在文化場館中如出現疑似疫情,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做好現場管理,避免恐慌,在衛生健康部門指導下科學劃定防控區域范圍至最小單位,果斷采取現場封鎖、人員隔離等措施,同時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做好流行病學調査、清潔消毒等后續工作并暫時關閉場所。

五、實施屬地管理

全市各文化場館、鎮(街)文化站及村(居)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對外開放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疫情防控實行屬地管理。各縣(市)區協助市,各鎮(街)協助縣(市)區文廣旅體局嚴格落實行業監管責任,主動公布聯系方式、承擔屬地公共文化場館疫情防控相關行業管理事宜;要認真組織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切實督促整改,并建立好工作臺帳。

本指引由汕尾市文廣旅體局公共服務科科負責解釋。

業務部門疫情防控應急預案2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公司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預案內容如下:

一、成立應急小組

公司成立疫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并制定出科學、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應急方案,明確各操作環節上的處理步驟、處理 *** 和具體責任。小組成員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領導小組及公司全體職工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領導小組要加強對全體職工的預防控制傳染病等疫情知識的教育,加強健康防護、知識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識。要求員工在認真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注意個人的健康防護。對于發燒、咳嗽的員工,及時發現并建議其及時診斷出病因,進行休息治療,痊愈后再上班工作。

公司所有辦公場所,按照領導小組和衛生防疫部門公布的有關預防措施和要求,搞好各項衛生防疫工作。

二、主要職責

1、綜合管理部:做好所需的消毒藥品,現場處理的防護用品等物資的工作。

2、財務部:保障購買應急物資及必需品的資金。

3、業務部xxx負責準確、及時向公司員工發布發生疫情的信息和本公司疾病預防控制的措施,做好員工防病知識宣傳,提高公司員工自我防范能力;認真了解社會不同時期存在的疫情情況,做好疫情的宣傳工作。

4、銷售部及其他部門:保護易感人群,協調公司綜合管理部等各相關部門協同開展應急處置,確保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使衛生防病和醫學救護工作高效、有序進行。

5、xx貨場、xx貨場:做好所需的消毒藥品,現場處理的防護用品等物資的工作。根據發展公司發布的信息,準確、及時向公司員工發布發生疫情的信息和本公司疾病預防控制的措施,做好員工防病知識宣傳,提高公司員工自我防范能力。認真了解社會不同時期存在的疫情情況,做好疫情的宣傳工作。

三、預防疫情

公司各部門要將預防可能出現的疫情作為工作重點,主要做好以下兩項工作:

1、通風工作:每天上、下午上班時,必須打開全部門、窗通風;盡量不使用空調 , 要使用空調,必須定期換氣 。

2、消毒工作:除加強日常衛生保潔工作外,員工個人要注重個人衛生。

四、應急對策

1、疫情一旦發生,員工馬上上報疫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應急小組及時向衛生部門匯報單位出現的疫情,并部署開展疫情處理和進一步防治工作。

2、應急小組要及時把發生病情的員工送衛生部門進行救治,根據防疫部門的部署開展疫情的控制工作。

3、對發生疫情的場所進行消毒處理,并根據疫情的情況建議或強制發生病情員工接觸到的員工到醫院等衛生部門進行檢查,避免疫情的擴大。

4、疫情發生時,公司要以疫情的防治工作為重點,安全運行部作為安全歸口部門,要認真協調應急小組做好消毒等病原體的消除工作,綜合管理部要做好疫情防治的后勤保障工作。

5、疫情發生時應急小組要成立專人小組和工會部門一起做好員工的教育和消除心理壓力及正確引導性工作,確保疫情期的盡早過去。

業務部門疫情防控應急預案3

為科學、規范、及時、有序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傳播和蔓延擴散,確保單位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按照中央、市委市 *** 和省國資委有關要求,根據疫情形勢和進展情況,并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防控原則

按照統一領導、及時反應、協調一致、規范措施的指導原則,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范疫情傳播,保障防控成效,維護正常工作生活秩序。防控工作在單位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進行。

二、防控措施

(一)人員防控

人員檢測防控范圍為單位員工。

之一類情況:目前在湖北人員。目前已在湖北地區尚未返回天津的人員須經領導小組同意后方可返回,未經同意不得擅自返回。(備注:本單位目前沒有此類人員)

第二類情況:有密切接觸人員。與疑似或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過近距離接觸人員;

與從湖北地區、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返回人員有密切接觸(包含本人是返回人員,子女在湖北地區上學、上班返回人員)的人員。

1、與自確定為疑似或確診病例前十四日有過近距離接觸的人員,應立即上報保障工作組,由保障工作組統一登記匯總在冊。

2、密切接觸人員應立即上報保障工作組,由保障工作組統一登記匯總在冊。

由防控工作組負責通知匯總在冊人員居家隔離,并對居家隔離情況進行密切監控,每天二次收集體溫和身體狀況等信息并向領導小組報告情況。一旦出現身體狀況異常,經領導小組批準后及時報告當地衛生疫情防控部門。解除居家隔離時間為自最近一次與疑似或確診病例有過近距離密切接觸之日起后十四天內無異常。

第三類情況:其他人員。公司其他員工,在 *** 部門宣布疫情解除前,堅持每天測量體溫一次,及時通過微信群上報。一旦出現發熱或者干咳、氣促、肌肉酸痛無力等疑似癥狀,應該立即向防控工作組報告,經領導小組批準后及時報告當地衛生疫情防控部門。如被確定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保障工作組重新排查上述第二類情況人員。

(二)場所防控

對二樓會議室、走道等公共區域和出現病例樓層的所有辦公室進行定期消毒,必要時尋求屬地防疫部門技術支持。

門衛人員負責對進入騰達建筑人員的體溫測量工作,體溫異常人員一律不得進入;

進入騰達建筑人員一律要求佩戴口罩;

加強保安、保潔等工作人員的防疫教育和管理。

疫情期間,非經單位領導小組批準,各單位、部門不得接待商務活動或組織聚集性活動,充分使用 *** 交流工具。

三、信息宣傳

疫情期間隨時關注市 *** 衛生行政部門定期公布本行政區域的疫情信息, *** 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宣布解除緊急措施后,本預案停止執行。

宣傳組通過多種媒體渠道,強化宣傳防護知識及防控措施,按照規范進行落實。單位系統人員應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對于隔離員工要給予必要的人文關懷,做到“隔離不隔心”。

四、綜合協調

(一)做好所在單位生產經營工作的必要物資儲備。

(二)做好員工在疫情期間的必要醫療防護物資儲備。

(三)由保障工作組進行具體的物資統籌協調管理。

五、預案保障

1、在單位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的4個工作小組根據職責分工工作。

2、一旦發現疫情或與疫情有關的信息,所有員工必須如實及時向單位領導小組反映情況,如有故意隱瞞信息的將進行嚴肅處理。

業務部門疫情防控應急預案4

一、工作機構

成立xx企業疫情應急處置工作小組

組 長:建議由企業法人擔任

副組長:建議由各副總擔任

成 員:建議由各部門負責人擔任

下設隔離組、消殺組、防護用品保障組、維護穩定組等工作組,具體負責各項疫情防控工作。

二、職責分工

(一)隔離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職 責:負責對需對觀察隔離的員工設置專門的隔離區,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負責定時向區防疫指揮部報告每日情況。

(二)消殺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職 責:負責按照相關規定對企業內部各類場所開展環衛保潔、開窗通風、專業消殺等工作。

(三)防護用品保障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職 責:負責采購、儲備應急物資和防護用品。

(四)維護穩定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職 責:負責廠區、宿舍和各出入口及隔離區的安全保衛工作;負責做好人員情緒穩定工作,開展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引導。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后,企業做好疫情報告,同時配合各相關部門做好預防、控制等應急處理工作, 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四、應急處置措施

企業一旦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立即啟動本預案,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一)疫情報告

員工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癥狀人員或疑似人員時都應立即向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和縣級衛生疾控部門報告。

(二)疫情處置

1.當發現體溫超過37.3℃,并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癥狀的人員時,應之一時間就地實行隔離,做好詳細信息登記,由當地衛生院按要求轉運至定點醫院進行篩查、診治。

2.企業在接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確診通告后,應立即全面停止生產活動,禁止人員外出或外來人員進入。

3.配合衛健、疾控等相關部門,對密切接觸人員進行登記、建檔,并在指定隔離區進行醫學觀察14天,每天早、晚監測2次體溫;其他人員加強體溫監測,每天測溫不少于2次。未經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同意,不得解除隔離。

(三)疫情管控

1.對確診或疑似人員到過的場所及用過的物品,應迅速、嚴密、徹底地做好封存,由區疾控部門負責檢測、消殺、處理。其他人員應盡可能不進入確診或疑似人員發病地點,以防傳染。

2.每天按要求進行消殺,消殺范圍包括辦公、廠房、宿舍、食堂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地面、物體表面,及隔離人員排泄物與分泌物、生活垃圾。

(四)后勤保障

1.安排好被隔離人員的生活必須品的配給。

2.組織排查對必須的防護用品庫存量和核算近期使用量,提前采購、合理庫存。

單位內部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一、壓實疫情防控“四方責任”。各級應急指揮部要科學研判疫情形勢,采取適合本地實際的疫情防控策略,落實“屬地、行業、單位、個人”責任。各行業部門要持續加強本行業、本領域疫情防控工作監管。機關、企事業單位要配備專人負責本單位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員工健康監測檔案,開展日常健康監測和高風險崗位人員定期核酸檢測。個人要堅持做好衛生防護,主動向社區、入住酒店(賓館)報備境外或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四川天府健康通“紅黃碼”人員應積極配合落實核酸檢測、隔離管控、健康監測等疫情防控措施。

二、嚴格境外疫情“人物同防”。對所有從我省口岸入境人員實行14天集中隔離,期間第1、4、7、10、14天完成鼻咽拭子核酸檢測,第14天采取雙采雙檢。解除集中隔離后,目的地為省內的,由各市(州)接回當地繼續實施7天居家或集中隔離,期間第2、7天完成鼻咽拭子核酸檢測,第7天采取雙采雙檢。目的地為省外的,應閉環送至機場、車站,并提前告知目的地入境人員信息和乘坐交通工具信息。從省外口岸入境解除集中隔離后來(返)川人員到達我省時入境時間不滿21天的,應居家或集中隔離直至滿21天,期間進行2次鼻咽拭子核酸檢測,解除隔離時采用雙采雙檢。機場、口岸接觸入境人員、進口冷鏈貨物的從業人員,啟用的集中隔離場所、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隔離病區的所有工作人員采取輪班制、封閉管理。進口冷鏈食品堅持實行集中監管倉制度和冷庫庫長責任制,落實“應進必進、應檢必檢、應消必消”要求,確保“批批檢測、件件消毒、集中監管、嚴防嚴控”。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索票索證等制度,加大在“川冷鏈”平臺登記備案力度,嚴查嚴打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三、規范來返川人員有序流動。低風險地區人員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持與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信息互認的健康碼綠碼可自由通行。省應急指揮部根據疫情形勢,可擴大風險人員排查、核酸檢測以及居家或集中隔離范圍。

四、持續開展多點監測預警。繼續堅持“人、物、環境”監測,按照“逢陽必報、逢陽即報”的原則,規范核酸初篩陽性、確診(疑似)病例復核和報告。海關、邊檢、機場、口岸、國際航班、進口冷鏈食品、交通運輸一線工作人員,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啟用的集中隔離場所以及各級各類醫療、疾控機構的工作人員,農貿(集貿、海鮮)市場、外賣、郵政、快遞從業人員,各級各類學校學生、教職員工,應根據最新監測技術方案,定期進行全員或抽樣核酸檢測。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每批次進行核酸檢測。機場、醫療機構、隔離場所、農貿市場、冷鏈食品生產加工及儲運相關場所及周邊區域環境應定期進行抽樣核酸檢測。各地根據疫情形勢,可適時劃定潛在風險區域,擴大人員、物品和環境監測范圍,增加檢測頻次。

五、做好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對進入醫療衛生機構、養老院、監管場所、兒童福利院、宗教場所、賓館酒店、歌舞游藝娛樂場所、棋牌室(麻將館)、旅游景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交通場站、商超、農貿市場等密閉空間、密集場所的人員應嚴格實行戴口罩、測溫、亮碼和掃碼通行,以上場所應嚴格落實日常清潔、通風和消毒等措施。集中隔離場所實行專人管理,落實“紅黃牌”管理制度,嚴防交叉感染,所有垃圾均按照醫療垃圾處置,污水必須嚴格消毒處理達標后排放。各類會議、展會、節慶、賽事等活動按照“誰主辦、誰組織、誰負責”原則,由舉辦地、舉辦單位、場所單位履行疫情防控責任,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因違法實施行政管理或者預防、控制措施,侵犯單位和個人合法權益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訴訟。